春分·发布 | “天府之国”传统农耕智慧气候应对报告Ⅰ(附获取方式)
"天府之国"传统农耕智慧气候应对报告Ⅰ
TRADITINAL AGRICULTURE
CLIMATE CHANGE
传统经验如何应对现代气候危机?
天府之国有何宝贵智慧?
从农耕生产到林盘聚落生活
“清流智库”历时两年调研
近8万字的详实报告
与您共同发现……
成都平原因地形、气候特征,以及距今2000多年前运行的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优势,自魏晋晚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发达的江源农耕文明,有着先进、宝贵且丰富的农业耕作经验,位于成都平原区的“郫都林盘农耕文化”亦属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走马河流域被稻田围绕的林盘 摄影丨孙吉
随着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愈加显著,农业作为极度依赖自然环境资源的生产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均有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与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威胁。
传统的东方农耕文明中蕴含着大量经验智慧,是先人经历几千年在农作实践中累积,与自然及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之道。这些本土生态知识经千锤百炼实践至今,仍是应对极端天气、高温、干旱等不确定气候特征的有效经验。然而这些传统经验与智慧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与政策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正面临逐渐边缘化甚至消失的挑战。
自2022年初,我们深入成都平原林盘聚落中,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与社会调查,与林盘中的农户们共同生活、劳动,结合大量的桌面调查历史资料,挖掘了成都平原地区林盘聚落中自然资源利用与农耕传统的经验细节,希望这些宝贵的本土生态生计知识与经验智慧财富得以流传,并被更广泛地运用于当下的农业生产生活中。
本报告为清流智库与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共创的“成都平原传统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一部分,亦是第一阶段调研成果。
记录视频已先期发布,敬请点击观看↓↓↓
本报告五大亮点
壹·成都平原河网灌溉系统及其传统智慧
成都平原灌溉区的水网沟渠系统,可认为是古蜀文明与河流自然环境关系古老而不断发展的实践结果。自先秦时期“兴于水,毁于水”,众多文明聚落遗迹;到战国时期的蜀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渠首工程,在成都平原形成岷江分流为内外二江的格局;到西汉时期蜀郡守文翁“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直至宋、元、明、清诸朝代,对成都平原内外江治水与岁修维护制度的完善……逐渐形成了如今“干、支、斗、农、毛”完整的成都平原灌溉渠系结构。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介绍↓↓↓
徐堰河蜿蜒水网中的农田及隐约可见的灌溉系统 摄影丨孙吉
成都平原除了发达的河网灌溉系统,还有很多用水与取水管理方面的制度与技术细节,均是依照“道法自然”及千百年来农田耕种者及地方官员管理实践逐渐形成的智慧经验,可有效的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在调查报告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贰·林盘聚落空间及其形成的微气候
林盘,以“林”为核心,以水、宅、田为自然和人工构成要素,是具有文化象征和使用价值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空间结构。林盘中的植被、院落、农作物等元素构成了与众不同的生态居住环境。
林盘的形成过程与移民迁入所带来的宗族文化、清初插占土地的农田分配制度均有关系,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成都平原水利灌溉系统下逐渐形成的稻作格局与文化。在河网沟渠纵横阡陌的地景特征下,与中原或大面积平原地区以井田制发展的宗族聚落存在很大差异。
林盘聚落中的民居建筑,无论空间结构,还是建筑材料选用,均遵循着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臻于天时、地利、人和,因材设计、就料施工的原则。利用房屋朝向形成自然通风廊道,搭配植被种植形成垂直立体空间调节微气候,选用天然材料建设透气保温的墙体……在报告中,您可了解更多基于风俗习惯的聚落与房屋建筑细节。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介绍↓↓↓
从宝墩遗址看林盘中的“低碳节能房” 图源 | 网络
叁·水稻耕作与气候变化应对
我们从水稻耕种制度、耕种技术细节、多样化耕种模式,以及耕种随节气与气候特征而演进的规律,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成都平原作为“天府粮仓”在水稻耕作几千年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主要采取水稻一年一熟,并与旱地作物构成水旱复种的耕种制度,以“大春”、“小春”作为种植不同作物的时间区隔,根据土地情况与家庭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多熟制耕种。
此外,传统的水稻耕作细节,从浸种、催芽、晾种、炼芽、育秧、移栽插秧、晒田、烤田……直至收获,在适应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及干旱、高温等挑战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回看且借鉴,同时也是对当代规模化水稻种植这一主流模式难得的反思机会。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介绍↓↓↓
成都郫都区徐堰河畔的水稻田 摄影丨孙吉
肆·传统耕作模式应对极端天气
东方传统的耕种模式——轮作、间作与套作,在成都平原农耕区(传统小农种植模式)持续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如:增加土地使用效率、多样化作物供给、保障经济收益与生活水平等。
在当下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下,我们更看到轮作、间作与套作在应对不确定极端天气、干旱、气温升高等气候特征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除了上述水稻耕作细节,我们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其他作物在轮作、间作与套作的多重耕作方式中的经验智慧。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介绍↓↓↓
安龙村王成家生态农场的多样种植俯视图 摄影丨孙吉
伍·林盘中的农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有研究表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依赖于媒体的信息传播,若要在未来更好的帮助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和各种不确定因素,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入手尤为重要。在进行传播与公众宣传教育前,了解当下该地区的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同时,农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具有本地性而非全球性,就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选择来看,农人更倾向于选择在地自己早已熟悉的经验与方法作为适应策略。
我们在2年的时间里,走访了成都平原的3个区县市,8个乡镇,进行了145户的入户调查,了解受访者对常见气象要素如温度、雨水、干旱程度等变化的感受,气候变化是否造成农业生产影响,是否影响家庭居住环境偏好的改变,以及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介绍↓↓↓
受访者现在居住环境(左)与居住意愿(右)比较分析图 制图|郭慧
除了上述五大调查亮点,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应对的背景信息与各国管理机制与政策情况;林盘中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形成的微气候特征;是传统农耕与生活经验智慧传承至今的民俗仪式,以及林盘聚落当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等。
如何获取调研报告?
第一阶段调查报告约8万字,经多轮专家评审、意见反馈与修改后,近日已定稿。考虑到报告产出不易,以及尊重调查写作者的工作,我们将仅发布完整纸质版本并收取报告打印装帧(含影片U盘)成本+快递费用(预估80元/本),使对本报告有兴趣及需求的伙伴有所收获,不至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
若对报告全文感兴趣的伙伴,请扫码入群并加群主微信,支付和告知邮寄信息,我们收到您的信息后,将尽快安排快递事宜。二维码7天有效,后续如有需要,敬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特别声明:本报告仅作学术和行业交流分享,无任何商业市场属性,若有报告内容引用,敬请注明出处。
成都平原传统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项目
"清流智库"指导专家
陈庆恒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郭洁
四川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刘卫兵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四川省政协委员,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重点课题组组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SBCI(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成员
付绍红
四川省油菜创新团队专家,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
杨耀
中国中铁双碳专业研发中心基础研究分中心、成都科学技术研究院双碳咨询总监、高级工程师
蒲秀姝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工程师
执行人员
调研报告组:郭慧、孙吉
影像传播组:孙吉、曾维金
执行协助组:劳睿承、王铭铭、刘斌
共创单位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支持单位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郫都区安德镇安宁村村委
川西林盘共学社群
下一代领导人
清流智库
“汇聚专家智慧,链接公众决策”
2020年开始筹备,广泛汇集来自政府部门、研究院校、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行业,包括水利、地理、地质、环境、经济、历史、艺术等跨领域跨组织跨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媒体大V和社会人士,旨在建立一个汇集智力资源、提供顾问指导、倡导议题参政、影响公共决策的共享、开放的影响力平台,并策划出版系列智库文集、影像、研究报告。
清流智库·气候变化之本土应对系列